從 fedora 搬家到 debian/kali 的記錄
據說名詞要用「紀錄」,動詞得用「記錄」,但是我覺得「紀錄」好像用在金氏紀錄、世界紀錄、、比較妥當,一般的流水帳似乎用「記錄」比較自然。
首先 disable X display manager,目標機器的記憶體、CPU 規格都很小,能省一點空間、時間,就是硬道理。參考這篇:How to boot into command line on Ubuntu or Debian,主要是修改 /etc/default/grub
再執行 update-grub
如此開機畫面就會設定為 text mode。再來就是 systemctl set-default multi-user.target
,在沒有 /etc/inittab
可以選擇 runlevel 的 systemd 環境,一堆動作都是靠 systemctl
來完成。
順便記一下,在 debian 系統中,類似 rpm -qf /bin/ls
是用 dpkg -S /bin/ls
,參考這篇:How do I find the package that provides a file?
網路撥接則是用 pppoeconf
來設定 pppd
,還手動修改了 /etc/rc.local
調整路由、防火牆。
letsencrypt
跟 fedora 沒太大差異,都是靠 certbot
來完成,需要確認 systemctl enable certbot.timer
是否真會按時 renew 憑證。
mongodb 則是參考這篇 5.備份及還原MongoDB(mongodump , mongorestore) 搬遷資料庫到目標機器。
.
reply_count: 1
get_replies : 1
.
2017-04-09_08:52:35 wkliang
debian/kali 的網路設定放在 /etc/network/interfaces
,但是會跟 NetworkManager
發生衝突。nmtui
是 NetworkManage 的命令行文字版,基本上跟 gnome gui version 差不多。
思考一下:在 headless server 還需要 NetworkManager 嗎? How can I completely remove NetworkManager?
NetworkManage
除了 UI 方便之外,還提供了 dbus 接口去控制,參考這篇: 1.3. Introduction to NetworkManager
.